存儲行業處於臨界點。多年來,硬盤統治了高能力的工作量,但是圍繞力量,空間和性能的經濟學轉移的經濟性正在大大傾向於SSD。
很少有公司說明這種轉變和固體一樣清晰,我最近與該公司AI和領導營銷高級總監Roger Corell進行了交談,他告訴我為什麼他認為基於QLC的SSD有望在AI和數據密集型環境中替換HDD。
Corell強調了Solidigm的迄今為止的進步,並透露其路線圖延伸到245 TB以上,到2026年的下一代車型。
但是,Solidigm的信息超出了純粹的規模,Corell向我們介紹了該公司在機架級設計,熱效率和Edge Reshond Architectures方面的創新,這是滿足AI對低延長率,高急性存儲需求不斷增長的關鍵。
Corell看到HDD降級為檔案角色。他認為,未來屬於NAND – 堆積的密度,大規模部署並為性能,效率和可持續性而設計。
- 四家SSD供應商已經確認,他們將在不久的將來啟動大於245TB的SSD:Sandisk,Samsung,Kioxia和Micron。 Solidigm是否會在2025年推出這樣的SSD?
Solidigm已經以SSD的能力領導該行業 D5-P5336提供的最高為122.88TB,是上一代的兩倍以上,並且今天運往客戶。
實際上,我們最近通過了四代QLC技術的QLC SSD容量超過120多個QLC SSD容量的里程碑,而行業中的其他人則剛剛開始。
此外,雖然我們沒有預先啟動的未發行產品,但我們的路線圖旨在突破QLC密度,熱效率和機架規模集成的界限,以滿足AI和以數據為中心的工作負載的需求。
我們正在積極探索下一代的能力,形式和系統級創新,這些創新將重新定義如何大規模部署存儲。這包括我們計劃在2026年底之前運送245+TB驅動器。
我們喜歡說:我們不僅僅是擴展能力;我們正在重新定義企業存儲中的可能性。
我們還與客戶緊密合作,以確保解決方案是根據其獨特的工作量量身定制的,尤其是在AI和Hyperscale環境中。
- 當很多專家預測PLC會盡快而不是稍後替換它時,QLC正在迅速成為主導的NAND風味,我感到驚訝。自這些預測做出以來,發生了什麼變化?
QLC已成長為一個經過驗證的高密度解決方案,該解決方案在現實世界部署中提供了非凡的價值。 Solidigm在QLC中的領導基礎是提供滿足AI,大數據和雲環境的性能,耐力和效率需求的SSD。
PLC仍然是一個有趣的概念,但它在QLC已經克服的耐力和可靠性方面面臨著重大的技術障礙。
該行業已經從理論上的潛力轉變為實際影響,QLC正在交付。我們專注於維持基於QLC NAND的領導力投資組合。
- Solidigm和其他SSD供應商堅決,高容量SSD應該(並且會及時)為AI工作負載取代硬盤驅動器。這是什麼論點?
AI工作負載以及其他需要快速訪問大型數據集的數據密集型工作負載,需要高吞吐量,低潛伏期和能源效率,所有SSD,尤其是Solidigm的基於QLC的驅動器的所有領域都具有明顯的優勢。
例如,我們的D5-P5336僅使用84個SSD允許存儲10pb的數據,而400多個HDD則可以儲存10%。該數學自言自語。
這是功率,冷卻和機架空間的顯著降低,它直接轉化為較低的TCO和更高的性能。
SSD不再只是更快。它們更聰明,更密集,更可持續。儘管HDD仍然在數據堆中佔有一席之地,但SSD在滿足AI的延遲,吞吐量和並發需求方面更有效。
- 那麼,這是否意味著您不再看到HDD在AI推理中扮演角色?
對於需要快速數據訪問和一致性性能的AI推理,SSD迅速成為標準。 HDD仍然可以擔任檔案或冷藏角色,以供較少乘坐的數據池。
Solidigm的投資組合對AI數據管道的每個階段進行了優化,從攝入到推理,諸如D7-PS1010之類的產品的每瓦iops等產品比領先的競爭對手的IOPS高達70%。
AI不等待,推理工作負載不忍受滯後 – 基礎架構也不應支持它們。此外,AI推斷的真正增長將處於邊緣,在這種情況下,諸如功率,空間,冷卻甚至體重等約束將對HDD構成更多挑戰。
一般而言,HDD的另一點是:現代工作負載與數據中心約束相結合的HDD限制迅速。
HDD供應商正在用更大的驅動器來解決數據存儲的增長,但這是以降低性能為代價的。因此,業內某些人稱之為附近SSD是一場非常相關的對話。
- 我們是否會看到針對生產者或最終用戶(即M.2格式)的大容量SSD,或者此類產品仍然是企業和大型級別的獨有的?
Solidigm從戰略上退出了消費者SSD市場,專注於企業和超級標準需求,但我們繼續支持M.2企業部署的形式。
儘管目前針對數據中心量身定制了超高容量的SSD,但驅動它們的創新(例如QLC密度,熱優化和機架規模效率)最終將影響更廣泛的市場。
我們正在為數據中心建造,但創新使每個人都受益。
- 最後一個問題。 SSD容量大約每18個月加倍。因此,下一步將是512TB,到2028年可能是1pb。顯而易見的移動是否是機架級SSD? 1U或4U僅帶有NAND芯片和控制器?
絕對地。 Solidigm已經在具有高密度SSD的機架尺度創新,並具有液體冷卻和高級熱管理的新設計。
隨著AI工作負載的複雜性和規模的增長,需要集成的機架級NAND解決方案的需求變得更加緊迫。
我們的方法不僅僅是用驅動器填充架子。這是關於重新思考如何在大規模上提供績效,效率和可持續性。
#Solidigm的AI和領導營銷總監解釋了245TB以上的路線圖及其對企業數據中心的含義